今天是:
最新公告
·关于开展 2020 年第五期“研...
·关于开展 2020 年第四期“研...
·关于集中收看2019年全国科学道...
·关于开展 2019 年第四期“研...
·关于举行研究生“科学道德与学风建...
·关于开展研究生“科学道德与学风建...
·关于开展 2019 年第三期“研...
·关于开展 2019 年第二期“研...
·关于开展 2019 年第一期“研...
·关于开展 2018 年第五期、第...
热点文章
先进示范 当前位置:首页» 先进示范
第二故乡书写黄土情怀
来源:各界导报    作者:    上传时间:2015-11-04

《各界导报》 2015年10月29日 第3469期 第一版


  寒露至,秋意浓。十月末的杨凌秋意撩人,金灿灿的银杏叶铺满大地,诉说收获的喜悦。这已经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李玉山、唐克丽夫妇生活在杨凌的第59个年头了,岁月染白双鬓,皱纹刻上眉头,当初支援大西北的满腔热血早已沉积为毕生追求。在他们看来,这片土地不仅记录了他们过去的坚实脚步,更承载着对未来的殷切希望。


  黄土地种下青春梦想


  1954年,22岁的上海姑娘唐克丽完成了在山东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的学业,被分配到南京土壤所工作,还没来得及报到,就被改派到中科院当时在杨陵镇筹建的农业生物研究所。“那时的杨陵还是一个落后的农村小镇,一无水电,二无桌椅板凳,完全是凭着一腔报国热情开展工作。”
  两年后,在中科院北京遗传栽培研究室工作的李玉山也响应国家支援西北的号召,调到杨陵镇工作。“1957年1月,我俩结婚了。”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唐先生是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学术带头人,也是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介绍起老伴,李玉山字字重音,满含敬重。“唐先生是名副其实的骨干,既是治黄考察队的先锋队员,又是建设水保所的先锋队员。在长达14个月的考察中,她的足迹遍布陕、甘、晋、宁、蒙五省区,卡车走不了,考察队就骑驴行进,像他们二十出头的年轻队员只能把行李挂在驴背上,完全靠步行。晚上还得抓紧时间整理笔记,画图写报告。”
  “我是考察队唯一的女队员,越过岷山千里雪,经过拉卜楞寺,大家要骑马走,我也要求骑马跟队一起走。当时沿途经常有国民党残余势力捣乱破坏,来不及考虑安全问题,只想一心一意坚持考察。”细数过往,唐克丽由衷感慨。
  1962年,唐克丽从前苏联科学院留学回来,原本满怀抱负,想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研究上取得突破,不幸坠入“文革”的连番打击,让她身心伤痕累累。“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能坚持搞科研,我想无外乎三点。”李玉山总结道,“首先是要有兴趣爱好,其次是要真正入心,有悟性、有敏感度,能够善于发现问题,第三就是不受外界变化影响。科研是日久生情的工作,当你跟它之间有了感情连接,就再难割舍了。”


  竭心传好科研接力棒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我们最大的心愿。”退休后的夫妻俩并未在科研上止步。2004年,由唐克丽主编的《中国水土保持》出版发行,这部125万字的大部头凝结了她一生心血,世界水土保持协会函约出版英译本。
  “我还有很多研究设想,我想看到黄河泥沙不再困扰国民经济建设,我想看到黄土高原变得美丽富强!”这是唐克丽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
  李玉山和唐克丽分别获得了2001年度和2005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为了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他们从奖金中拿出16万元,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设立了“李唐奖学金”。“以诚待人、不求虚名、持之以恒、勇于追求。”李玉山给青年学生提出做人做事的具体要求。
  风雨六十载,李玉山和唐克丽培养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如今也已成为学术带头人或业务部门负责人,挑起水土保持事业大梁。“说句有点夸张的实话,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唐克丽笑着说。


  原文链接:http://szb.gjnews.cn/Html/2015-10-29/10006.html


 



责任编辑:$curArticle.query1
COPYRIGHT © 2008-20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05001586号
信息管理:党委宣传部   技术维护:网络中心   地址:陕西杨凌   邮编:712100